10月21日,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毛戈平”)过会成功。排队5年之久,这个化妆师自创彩妆品牌即将敲响上市的钟声,只身闯荡A股。
作为化妆师自创品牌,毛戈平的灵魂人物便是毛戈平本人。从为刘晓庆化妆一炮走红后,毛戈平成为了中国专业化妆师中的顶流人物。自此之后,毛戈平为许多名人明星打造的妆容收获了大量观众的喜爱,也让毛戈平名声大噪。
2000年10月,毛戈平成立了杭州汇都化妆品有限公司,2015年,该公司更名为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2016年,毛戈平化妆首次递交招股说明书,并于2017年提交更新版本。同年年底,毛戈平暂停上市进程,中止审查。迄今为止,毛戈平的招股书仍是2017年版本。
此次IPO,毛戈平拟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拟募集近5.12亿元,其中2.29亿将用于渠道建设项目,7158.42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6094.68万元用于形象设计培训机构建设项目,其余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尽管成功过会,但从招股说明书上,却反映出不少隐忧。
公开信息显示,毛戈平主要从事彩妆、护肤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化妆技能培训业务,主要拥有MGPIN(MAOGEPING)和至爱终生两大品牌。
其中,MGPIN定位高端彩妆,为毛戈平的主要营收来源。2017年上半年,MGPIN营收约1.42亿元,占总主营业务收入的72.8%。营收过度依赖单一品牌,这是毛戈平的弊病之一。
此外,根据招股书,在销售渠道方面,毛戈平的重要发力点为线下,据《CBNData消费站》报道,截至2020年3月,毛戈平在全国拥有244家专柜,线下渠道贡献了70%-80%。
直到2020年线下受到疫情严重影响,毛戈平才将销售重心逐渐转移向线上渠道。据果集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毛戈平品牌系列产品,在淘宝直播、抖音、快手的总GMV超过1.5亿,其中抖音平台占比达到70%。
但同样主打国风的彩妆花西子等品牌,借助李佳琦等头部主播的推广,早已吃尽线上红利。相比之下,毛戈平落后不少。
更为人诟病的是,毛戈平身上存在与国产品牌同样的致命弱点——生产研发力不足。
根据此前的招股书,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毛戈平的研发费分别是244.69万元、305.11万元、342.27万元和157.17万元,仅占同期营收的0.88%、0.95%、1.00%与0.78%。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7年6月30日,毛戈平员工总数1321人,研发人员仅有15名。
招股书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并未自建生产设施,主要依靠外协加工来完成。
然而,与薄弱的研发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超高的毛利率,数据显示,公司毛利率接近八成。
招股书显示,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毛戈平综合毛利率分别为81.50%、79.70%、78.22%和78.88%,高于欧莱雅、资生堂、上海家化等美妆上市企业。而毛戈平的核心品牌MGPIN,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高达87.21%、86.36%、85.02%和85.95%,均超过80%。
据数据平台“大麦星球”统计,毛戈平销量最高的产品分别是高光、遮瑕、粉膏/粉底,分别占比43.67%、21%和20.98%。而这些产品均为代工生产且依赖手法,深耕线下的毛戈平搬到线上后,后劲不足已经初步显现。
但毛戈平的隐忧不止于此。据悉,在2017年毛戈平化妆中止审查以前,证监会曾在反馈意见中提出一系列问询,比如就化妆培训学校人员与品牌营销人员之间的关系而言,公司是否存在利用实习生降低人员成本;又如毛戈平化妆的毛利率为何远高于同期上市公司。
一个专业的化妆师成就一个美妆品牌,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但打造一家能够担起国货之光的上市企业,毛戈平能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