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涨的趣头条:光鲜之下,爬满虱子

  中概股最近风头正盛,盘前普涨,趣头条开年之后争气了。

  上周四开盘涨超30%,昨日又涨超18%,今开3.65美元,虽远不及上市首日9.10美元的开盘价,但依旧给国内的股民们打了一针鸡血。

  趣头条暴涨背后的原因很简单,该公司董事称:2020Q4首次实现数千万的经营性盈利。

  一个上市两年的资讯软件,首次盈利就能让资本高潮,可见美股对中国的新闻市场有多看好。

  然而,2018-2020Q3的盈利亏损、2020年3·15的点名批评、去年七月软件被要求下架整改,都使这个“下沉三巨头”之一背负了相当的包袱。

  背靠红海,趣头条能翻身吗?

  一、传销式拉新之战

  趣头条与拼多多、快手并称为下沉市场三巨头。繁殖于大都市上海,趣头条的用户却净是些三四线及以下的居民。

  一二线城市的城市群体虽然对新闻阅读的要求大,但高端新闻APP端的竞争太大、澎湃、网易、腾讯新闻等APP,已然瓜分了高端市场。

  趣头条打开的下沉市场,正好弥补了中下游对文字资讯的空缺。

  从趣头条的用户画像中可以明显看到,2017年之后,用户群体逐渐向三四线城市转移。

  这种战略很聪明,在趣头条之前,今日头条的定位也是从下沉市场,不过在发展的过程中渐渐精英化,抛弃了一部受众;专攻下沉市场的趣头条异军突起,在今日头条的眼皮子底下,走出了特色化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趣头条自2016年6月正式上线,两年后的2018年8月,趣头条APP的累计装机量达1.81亿,月活用户6220万,在两年多时间内跃居内容聚合领域第二名,仅次于今日头条。

  吓得字节跳动立刻出了个今日头条极速版,来与之抗衡。

  这场下沉battle中,两个头条的拉新之战最可观了。

  头条极速版的拉新,是通过红人装、浏览器等软件的引导安装以及给用户提供拉新收益,简单来说就是传销式的“收徒”机制。

  趣头条的拉新更是将“传销制”发挥到极致。

  老用户拉一个新用户会挣9元,拉两个人挣20元,拉150人,能得到1800元。同时趣头条得到了腾讯的投资,可以通过微信群向家族、同学内发散。

  为了用户留存率,趣头条有“唤醒徒弟”的机制,即:拉徒弟并不能拿到所以的提成,只有徒弟开始做任务,老用户才能得到收益。

  张天师(传销头子)见了直呼内行!

  除了拉新,用户还可以通过阅读文章、分享文章得到“金币”,攒够了1W金币后可以兑换一元钱。

  而这些任务完全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只要kill time就能挣到金钱,对三四线通勤时间短、自由时间多的中年人来说,就是免费的社交挣钱机器。

  二、用户被留住了吗?

  从财报上看,趣头条变得更好了。

  趣头条有一套培养“用户忠诚度”的思维:只要用户拥有自己的“下线”、完成软件的任务,就会提升主动打开软件的几率。

  趣头条一度根据高吸引的RPG任务和不断撒币提供的补贴,让用户的留存率远远超过同期其他软件。

  但这种模式遇到了瓶颈。2019年Q4以来,趣头条的用户增长速度越来越缓慢,直到2020年Q1期间,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现象,DAU比上一季度减少了约10万,MAU增速大幅放缓。

  疫情期间百度APP和腾讯新闻增长迅猛,百度APP增长达2540万,腾讯新闻增长为2450万,资讯行业的MAU达到7.07亿。

  2020Q1疫情期间,用户并没有得到大量的增加,平均MAU1.383亿,DAU4560万;Q2平均MAU1.365亿,DAU4300万。

  根据极光数据的调研,用户最愿意向他人推荐的资讯平台中,拉新=赚钱的趣头条推荐度仅强于新浪新闻。

  日活和月活均在下降,这套kill time方法不行了。

  三、成也广告,败也广告

  打开趣头条可以发现,一屏大概有3篇文章+1个视频,之间夹杂着广告。

  趣头条的用户,吸引的是减肥、医疗之类的黑五类广告商。而这些广告充斥着趣头条的首页,影响用户体验。

  2020年315晚会中,央视点名批评趣头条的平台乱象,指出其虚假宣传食品、赌博减肥广告横生。除此之外趣头条存在推广诈骗软件、产品虚假宣传以及提现难的问题,烧钱的网赚模式,只能维持平台表面的繁荣。

  趣头条营收的95%来自这些影响用户体验的黑五类广告,同时趣头条的发展重度依赖用户群,用户体验和生财之道之间的矛盾,似乎是一个没法平衡的难题。

  趣头条当初网赚的思路是:前期“撒币”吸引用户下载入驻,在用户群足够庞大时,慢慢减少红利发放,转型优秀的内容输出来留住用户。

  2018Q1-2020Q1,趣头条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580%、520%、426%、373%、188%、44%、25%、26%、4%。营收增速逐渐降低透露了一个信息:趣头条的广告收入到达了天花板。

  趣头条的营销费用主要是用户留存费用与获取用户费用。在这个过程里,趣头条依靠庞大的下沉市场,将客户资源变现为吸引广告入驻的资本。

  想要增加盈利,开源或者节流,是不用的路线,趣头条选择的方式是节流,减少用户留存和获取用户费用。

  2020Q1,趣头条对于日活用户的互动费为0.12元,同比下降29.41%,获取用户费用同比下降25.7%,获客成本同比下降26%,仅为4.6元,Q2对新用户平均每位获取费用为4.5元,同比下降25.93%。

  但没有金钱的激励、广告太多、内容并没有如预期那般吸引用户,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趣头条的日活降低,用户平均日花费时长从Q1的62.4分钟下降到Q2的55.2分钟。

  四、“点击”≠阅读内容

  新闻的评论区,更是社区生态的一大看点。

  微博的评论区是粉丝控评,今日头条的评论区是“戏子误国”,而趣头条的评论区,则充满了戾气。

  说回内容本身,趣头条是没有优势的,因为实际上趣头条的页面,多是些博眼球的三俗内容,大量自营销号疯狂生产的垃圾内容充斥着首页,最终劣币驱逐良币,影响用户的体验,而这种社区环境下,最受用户喜爱的内容,竟然是广场舞教学和家常菜。

  趣头条的标语为“让用户的阅读更有价值”,更是站不住脚。

  趣头条这种“撒币”模式吸引到的用户,对赚钱本身的兴趣,远远超过对平台内容本身的兴趣。

  在他们眼里,趣头条和今日头条极速版并无不同,谁能提供更多补贴谁就是老大。

  网赚模式的易模仿性,让趣头条迎来了一大波入侵者:快手推出快看点、新加入的淘新闻、惠头条、东方头条,也都是“撒币”的模式。

  与拼多多和快手不同,趣头条至今依旧坚守下沉市场,包括社区生态,无限地的向下沉靠拢。

  下沉市场的阅读都是伪阅读,毫无深层次的思考和逻辑,点击只为了“金币”。

  当其他平台的补贴烧钱超过趣头条时,趣头条的末日便到了。


  温馨提示:

  1、本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所有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3、本站仅提供信息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4、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5、本站内容侵权投诉删除Email:diabc#foxmail.com(#换成@)!

《2020年度中国社交电商“百强榜”》重磅发布
« 上一篇 01/28/2021 17:44
社区团购掀红包大战代替低价竞争,补贴诚意遭质疑
下一篇 » 01/28/2021 17:44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