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时间正在跟随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而变化,当微信、微博成了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你发现,生活在移动社交网络里的用户,时间越来越碎片化,购物也越来越碎片化。在地铁里,你在一个名为“友宝”的自助售卖机上,根本不用掏出钱包,只要打开微信,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扫描商品二维码,就能买到任意一款饮料。过程高效,全程只需三分钟,你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好友分享一个不错的包包,款式价格都很不错,你迅速浏览下单并完成支付。周末你跟男友一起去商场看电影,路过看到了一件不错的T恤,你不想手上拿着各种大包小包,直接通过微信扫一扫,线上下单,然后继续毫无牵绊的去看电影,还没等到回家,发现快递就已经送货上门。
这就是微商时代,而目前微商中用得最火的两个APP是微店和微铺,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关于微店
如果说手机淘宝是移动端的购物平台,那么微店的定义就是载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的微型淘宝,用户能突破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在移动端(特别是手机)管理店铺和购买商品。
而它对淘宝的主要区别在于三点:一是将流量的出口与入口搭载在社交平台上;二是利用社交的病毒式开户与传播; 三是基于熟人关系链推出的创新型支付。
微店将出入口搭建在社交平台尤其是用户活跃度最高的微信上。卖家可以把商品一键分享至朋友圈或推送至特定微信好友处,还可以分享至QQ空间、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买家可以通过上述平台分享的链接点击进入店铺。
出口和入口都是目前中国人流密度最大的社交平台,微店可以获得的客户流量不言而喻的
微店和淘宝购物的另外重大区别是:邀约型支付,卖方主动把买方指定的商品通过“微信收款”这个功能,将付款页面推送至买方,买方按付款选定付款方式和填写收货地址即可
淘宝系统是基于第三方支付宝体系,很大程度地保障用户的权益,但“邀约型支付”对买方的
微店的缺陷
第一点体现在 微店的功能上,还不算十分完善,比如现在卖方在后台销售管理中还不能看到每日访客与新增订单;
第二点货源似乎一直是中小型商家头疼的问题,另外商品的上传的繁冗流程无法避免,平台起码有8成的商家是死客户;
第三点最严重的缺陷是支付制度对买方权益的保障,这个不再多提
关于微铺
微铺可以理解是微店的升级版,依然可以定义成社交平台上的微型淘宝,对微信的倚重更大了,其主要优势体验在商品供应链上,一方面可以解决中小型商家困扰的货源问题,更快捷地支持一键转发朋友圈,免除手工转发的好处。
另一方面区别是,微铺支持分销系统,主要使用的群体是商家,商家更倚重社交化工具进行销售,出口只能是社交平台。
另外,微铺引入担保交易,实际上可以保障用户的权益。
微铺的缺陷
第一点提现在 分销体系上,假如中间某一商家停止供货,供应链就断了;
第二点体现在 订单管理系统的缺失以及退换货的繁琐
其实微店或者微铺都是 微信平台化的必然结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旦形成,肯定会鱼龙混杂,不管是微铺或者微店,未来要做要的,就是充分保护和利用与自身价值相符的成分,监管引导中间的可变因素以及清除与平台发展和用户体验相悖的成分。这些问题是会一直伴随的,完全解决不现实,关键是实现生态链中各方势力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