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一个卖草鞋的中年人,没钱又没人,如何经营品牌,最终创立蜀国,成为大老板?究竟是大耳有异、骨骼清奇,还是手握锦囊妙计?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国,走近刘备,揭开他的创业秘籍。
秘籍一:广泛结交,打出品牌
刘备很早就给自己设计了品牌标签:友善、爱交朋友。刘备这个人,从小善待下人,不轻易发脾气,还爱四处转悠,结交侠义人士,街坊四邻都觉得这孩子特别朴实友善,印象分打得老高,甚至影响到了外地来县人员的认知。
比如,家底丰厚的中山巨商张世平、苏双几人,往返于涿郡贩马,就给了刘备一笔创业资金。张世平几人为什么不给别人钱,只给刘备?就是因为刘备品牌调性合他们胃口,口碑营销做得好。刘备让全涿县的人都知道自己性格好,然后经由他们的传播,吸引更有价值的人来交往、投资,诸如张世平等商人。
空手套白狼,真不是一般人能实现的。卖产品就是卖品牌,卖品牌就是卖人设。
像刘备一样先把人设卖出去,再通过口碑发酵,积极宣传,就可以成功建立品牌了。
秘籍二:洞察人心,找准痛点
推广品牌还有什么最重要?用户心理啊!刘备谨记自己的slogan——礼贤下士,仁德友善,直接打到受众痛点。比如关羽和张飞,一个卖红枣一个卖猪肉,都是实在人呐。刘备心知狂傲的品牌调性感动不了他们,干脆来了一个桃园三结义,把合伙人捆上船,让自己这个品牌深入他们心中。
又比如诸葛亮,人家不要钱财,唯一的愿望是遇见一位胸襟广阔的好领导,刘备琢磨之后,一拍大腿,直接拎着礼物三顾茅庐了。你想,品牌一把手亲自搞宣传,诚意是不是十足?果然,这一招把诸葛亮说动了:得了,以后我就跟着你走了!
品牌营销,就得找到品牌与受众之间的情感交汇点,直击人心。讲真,现代商家们完全可以挪用刘备这一招,让品牌再上一层楼。
假设消费者进店来买东西,逛了一圈,挑来选去,拿起又放下,是什么阻碍了他的决定?那是因为,在消费者看来,眼前这东西有点贵。消费者追求的不是便宜,而是得到更多服务、更多心灵慰藉,商家应该在自己赚钱的同时,想着怎么为消费者省钱。
这时商家就得主动出击,传授省钱之道:我们店开通了支付宝花呗收钱,先领红包再付款,实实在在的物美价廉哦。
消费者看见红包码眼前一亮,大额红包到手,这笔生意就成了!“有红包,购物更满意”的记忆将印刻在他脑海里,这家店的名字自然也能被他牢记。
秘籍三:借势营销,积累资金
除了上面两大秘籍,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俗话说:借力者强,借势者智。刘备这位自学成才的营销大拿就特别懂得借势营销,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公孙瓒、孙权、曹操、刘璋、刘表、孔融……全都被他借过势,刘备凭借这个手段玩转乱世。
话说一次,大学士孔融被黄巾军围困,请刘备去解围。刘备就很兴奋,屁颠屁颠领兵去救人。为什么?因为孔融是舆论界的大V,得到他的肯定,必将声名鹊起。事成后,刘备品牌知名度就像上了央视黄金档,好事源源不断。不仅有更多知名人士跟随,也收到了很多大富商的资金赞助,轻而易举的实现了资金积累。
还有许多人最熟悉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事件,就是借孙权的势攻打曹操,借打败曹操这件事暴增自身名望。遥想当年,曹操还握着刘备的手,觉得天下就他们两个最牛,确实,如果从借势角度,刘备牛X极了,666。
借势营销最重要的借助对方的热度,积攒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备可以借盟友的势、甚至借场东风为自己增值,现代社会,一名合格的营销人员,也是需要学会借势,为自己的品牌营造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