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可怕后遗症出现了,张文宏凌晨发文:真相远不止这些

 

最近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可大家知道么?


新冠病人在治愈后,依然会遭受后遗症的折磨。


比如:新冠病毒或加速大脑萎缩。

 

 

3月7日,英国牛津大学发表于《自然》(Nature)的一项新研究发现:


新冠肺炎会导致患者大脑的嗅觉、记忆相关区域发生退行性变化,即使是轻症也不例外。

 

 

新冠可怕后遗症出现了,张文宏凌晨发文:真相远不止这些
这项研究涉及785名研究对象,年龄在51-81岁之间,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两次脑部扫描,相隔时间平均为141天。


其中有401人在此期间感染了新冠病毒。


研究人员对比发现,新冠病毒导致的大脑灰质减少和组织受损程度可能大于未感染的人自然出现的此类情况。

 


在两次扫描间,新冠肺炎患者额外失去了0.2%-2%的大脑灰质,与嗅觉有关的大脑区域组织受损。


研究人员推测,新冠对大脑认知功能的损害相当于提前衰老了1岁至10岁。


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


一些新冠患者还会出现包括注意力、专注力、信息处理速度下降和记忆力受损等情况。

 


至于这些影响是否可以部分逆转,或者是否会长期存在,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由得发出感慨:

原来新冠病毒,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恐怖。
 


其实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关于新冠后遗症,就引起一阵不小的讨论。

1月13日,《纽约邮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讲述了一名30多岁的美国中年男子的尴尬故事。

 

 

这名男子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接受治疗。


出院后,发现了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


他的男性器官缩短了大概一英寸半(约3.8cm),同时还很难“起立”。


面对这个“男”言之瘾,他立刻寻求医生的帮助。


本以为是得了什么男性疾病,结果医生表示:


这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血管损伤。


而且,他不是第一个“中招”的人。

根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显示:


近5%的成年男性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了性器官缩小的情况,还有15%的人出现了男性功能障碍。


泰国生殖与泌尿的医学专业期刊Translational Andrology And Urology也发文指出:


在他们调查的153名无生育障碍的泰国男性新冠患者中,有64.7%的人都出现了男性功能障碍。

 

 

也就是说,通过很多事实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简单。


早在2021年Nature Medicine(《自然医学》)的研究中记录了最早一批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后,2~6个月内可能出现的后遗症。


11月,《医学前沿》发布了最新后遗症研究即使非重症患者,在确诊新冠近1年后也有睡眠困难、乏力和关节疼痛等后遗症。

 


比如成为NBA第一例确诊患者的戈贝尔。


他被确诊后,NBA立刻宣布停赛。


被治愈后,戈贝尔在接受家乡媒体法国《队报》的采访时谈到了:


“嗅觉还没有100%恢复。”


戈贝尔说自己“可以闻到气味,但只能近距离闻到。”

 

 


而且随着病毒不断地变异,我们应对起来也变得更加棘手。


就像去年6月,当德尔塔病毒在南非肆虐时,正好被派往南非工作的32岁的小郝,不幸“中招”。


当时他形容那一次感染病毒,就像得了重感冒。


没想到痊愈后不到半年,小郝再次感到喉咙干痒,伴有低烧、嗜睡症状。

 

 

2021年12月1日,他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经咨询医生后,确认自己感染了奥密克戎。


但这次的症状跟上次就有所不同。


他向记者形容:

 

最痛苦的时刻,整个肺部感觉就像被火烧一样,全身干枯,伴有低烧和咳嗽,在两个小时内喝了3升水,一天喝了近5升水,却基本不用上厕所,只有虚汗直流。

 

在与病毒经过二十多天的搏斗后,终于转阴,可这却不是结束。

小郝表示自己尚未痊愈,病毒感染留下的后遗症明显。


自己的肺活量骤减,容易气短,无法进行剧烈运动、容易困乏,而最让他担忧的是,他出现持续的嗅觉失灵。


“10公分以外的气味都完全闻不到,强刺激性气味只有凑近鼻腔才能勉强闻到。”

 

 

 

看到这里,肯定有不少人好奇:有多少人会出现“后遗症”?


目前,还没有相关数据专门说明。

不过曾经有一份“研究对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的追踪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103例患者在治疗后出院,出院后2~4周又到医院进行了CT复查,结果显示70%的患者仍有残余病症。

 

 


不管新冠病毒会不会导致所有患者都患有“后遗症”。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对身体的健康绝对是有打击的。


也就是说,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如今全球疫情肆虐。


有些人失了信心:

 

疫情这样没完没了何时是个头啊。


要不然算了吧。

 

为什么目前不能“算了”。


张文宏医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我们中国如果现在迅速开放,会引起短时间内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虽然现在新冠病毒对于人类来说,还存在很多未知。


但做好防护,保持警惕仍是当务之急。


而且我们要相信祖国可以护我们周全。

就像前段时间的“国内抗原自测产品首发”。

 


普通居民可通过棉签获取鼻腔引流物,并将所获取的样本溶液。


滴入试剂卡上,15-20分钟即可获得结果。


操作简单,无需专业人士辅助,更不需要机器介入。


不仅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还能减少聚集检测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另外,再说说我们接种的疫苗。


有人说,接种疫苗不也还一直有人被感染么?

张文宏医生用数据解释到:

 

“我们统计的上海近六个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大多数是海外输入性病例,94%打过疫苗。


这2266个病人中,重症的只有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没有。”

 

 


这就说明,疫苗还是很有作用的。


还有这两年,一直有人在问:为什么国内防疫和国外防疫差那么多?


写到这里,就想到那句很有名的话: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应该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般重视人民的生命安全。


当然,还要感谢所有在一线辛勤工作的防疫人员。

尽管“敌人”很顽强,但是他们每次都在!


尽管目前疫情形势严峻,但就像张文宏在文章最后说得那样:


“这次疫情来的很突然,与其说是冬季还没有过去,还不如说是一次倒春寒,但当我们看清了前方的道路和必将到来的春天,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

 

 


对于未来抗疫,我们应该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争论是清零还是共存。


待世界疫情彻底结束,每一位患者的生活都回归正常。


那时,才是真正的胜利。
 

 


当然,病毒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打击,还有心理上的压力。


感染病毒后,自己的生活基本上就被按下了暂停键。

无法工作,无法出行。

有人可能还背负着全家的希望,房贷、车贷、日常花销……


总之,原本的生活节奏一定会被打乱。

严重的时候,整座城市都会被迫按下暂停键。


公共交通暂时停运、企业暂时停工、公共场所暂时停业……


而我们要做的是:


一方面认真配合抗疫,做好自身防护,时刻警惕,保护好自己;

另一方面调整好心态,不要太悲观,太焦虑,要学会自处,学会自我排解情绪。

要相信,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而所有的伤痛和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真的能靠副业赚钱吗?又是什么人赚到了钱呢?
« 上一篇 03/31/2022 13:52
抖音小黄车和商品橱窗的区别是什么
下一篇 » 03/31/2022 13:5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